2020年9月18日,《后疫情时代:数字经济的新动能》2020第二届“大数据与营商环境”高层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院成功召开。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、上海大数据联盟、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主办;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协办;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、上海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。金棕榈企业机构创始人&CEO、上海大数据联盟副理事长、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领军先锋潘皓波先生受邀出席本次会议,并做了题为《大数据助力文旅产业精实增长》的主题演讲。
潘总表示,数字经济最早叫信息经济,早在1967年美国就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,标志性特征其一是其创造的GDP的比例第一,另一个则是从事信息产业的就业者最多,超过了农业和工业。随着这些年中国信息化的大力发展,中国的数字经济已经占GDP的36%。数字化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的一个新的业态,从手工到机械、电器,到生产自动化,一直到生产数字化、营销数字化和感觉数字化。此外,数字产品成为了人类社会的高端消费品;数字生产也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就业人群。在旅游行业中数字经济正在经历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在线旅游,以携程为代表的OTA们已经在销售领域完成了在线化。第二个阶段是智慧旅游,“一网通办”、“一网统管”就是我们城市治理数字化。在城市治理数字化中有智慧城市,具体的领域就是智慧旅游。第三个是云旅游,也是在疫情中崛起的,非常重要的旅游场景。我们可以把目的地的日出、云海,包括风光,油菜花、薰衣草等,通过无人驾驶机拍下来,运用5G+4K技术直接传播到C端。由此,我们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对我们的生活起着极大的影响。
谈到旅游大数据,金棕榈应该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人。我们从2015年起就一直深耕在该领域内研究、建设,我们同时也是“上海市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(旅游领域)”的牵头单位。我们注重数据的分析、加工,创造数据新的商业模式。数据是资源,他可能来自于一个产品或者是一种消费,我们要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和体系,让它对接起来。这就是未来的生产、消费、流通的模式。比如:现在银行有大量的存户数据,银行本身又有很多的产品,除了存款,还有理财产品、保险产品等,那如何把消费者和这些产品对接?这就叫数字化营销,也是我们所做的。此外,我们还为文旅局提供数据分析,编制数据报告,包括黄金周期间的数据预测等,把数据落到更深的应用。在《数字经济下的城市文化产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思考?》的圆桌互动环节上。潘总指出,上海市政府今年出台了一个重要的文件《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,也是上海三年的行动计划。运用5G、云计算、物联网,推动文化旅游基础的发展和产业升级。文化和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,是人类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。从旅游的角度来讲,我们现在预订机票、酒店、门票等都已经在线化,旅游需求还是存在的,旅游还是增长的,只不过传统服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。
作为旅行社出身的人,对此深有体会,过去我们旅行社是吃垄断的饭,所以对于自身的价值到底在哪里,没有深刻的思考过。现在整个市场环境在倒逼着我们旅游人要去改进,去提升旅游服务,去做在线的旅行服务。我想是不是有其他的角度或领域能和旅游结合,比如:康养旅游、研学旅游、医疗旅行,由此丰富我们的服务,提升价值。此外文化和旅游都属于服务性产业,如何提升服务业,突破现有的瓶颈,就是要做高毛利的产品,高毛利就是高税收,让服务业更进一步的发展。
推 荐 阅 读
“跨省游开放”大战“学校通知”:2亿学生家长听谁的
跨省团队游恢复,旅游瞬时搜索量暴涨500%!
后疫情时代:旅行社的进化
裁员8000人,欧洲最大旅游公司负债千亿月亏36亿
投注4.5亿,与携程、飞猪正面刚,京东旅游究竟能走多远?
停摆3个多月的旅游业,离“报复式”消费还有多远?
今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将下降20%-30%,全球旅游景点都在苦熬
旅游行业复工“步步惊心”——中小企业遭遇重创 未来文旅或迎文旅并购潮
全球旅游业恐有5000万人将失业,就业量锐减12%
梁建章:全球疫情蔓延,中国经济面临脱钩的风险
中国旅游研究院:预计2020年国内旅游减收1.18万亿元
疫情下的文旅企业,该如何捱过“严冬”?
火雷屾|0.29%=新冠肺炎疫情S曲线模型预测最小误差
